资阳非遗传承人李建国:30 年坚守安岳石刻技艺 让千年石刻 “活” 起来
在资阳市安岳县,有一位坚守安岳石刻技艺 30 年的非遗传承人 ——
李建国。他不仅熟练掌握传统石刻技艺,还不断创新,将现代元素融入石刻创作,让千年石刻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。
李建国出生于石刻世家,16 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石刻技艺。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,盛于唐宋,以 “佛刻精美、数量众多” 闻名于世,2000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传统安岳石刻技艺讲究 “因材施艺”,需要根据岩石的质地、纹理设计图案,使用錾子、锤子等工具进行精细雕刻,一道工序往往需要反复打磨数十次。
30 年来,李建国参与修复了安岳卧佛院、毗卢洞等多处石刻文物。在修复卧佛院 15 米长的卧佛造像时,他带领团队历时 3 年,采用传统 “补刻法”,仔细比对原有雕刻风格,修复残缺部位,使卧佛造像恢复往日风貌。“修复文物不仅要技术精湛,更要心怀敬畏,不能有丝毫马虎。” 李建国说。
为传承石刻技艺,李建国于 2015 年成立 “安岳石刻技艺传习所”,招收了 20 余名学员,其中年龄最小的仅 18 岁。他编写了《安岳石刻技艺教程》,将传统技艺分解为 “选石、设计、雕刻、打磨” 等 8 个步骤,系统传授给学员。同时,他还将石刻技艺融入现代创作,设计出 “石刻文创产品”,如石刻书签、石刻摆件等,深受年轻人喜爱,年销售额达 500 余万元。
2023 年,李建国被评为 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”。他表示:“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安岳石刻,让这门千年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。” 目前,他正筹备建设 “安岳石刻技艺博物馆”,展示石刻工具、作品及修复过程,进一步推广安岳石刻文化。